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
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
联系我们

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

联系人:秘书处
电 话:0571-88051763
邮 箱:xiatian3218@163.com
地 址:杭州市天目山路46号宁波大厦712室

关于印发《大黄鱼虹彩病毒病防控措施参考》的通知

发布时间:2025-08-04人气:5来源:农业农村部

 

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、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、山东省农业农村厅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:

 

近期,部分地区养殖大黄鱼发生虹彩病毒病,造成大黄鱼死亡。为防范虹彩病毒病扩散,减少病害损失,我局组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相关专家研究制定《大黄鱼虹彩病毒病防控措施参考》。现印发给你们,供各地在疫病防控中使用。

 

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

 

2025年8月1日

 

大黄鱼虹彩病毒病防控措施参考

 

一、大黄鱼虹彩病毒病流行病学特点

 

1.病原。大黄鱼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大黄鱼虹彩病毒(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,LYCIV)。LYCIV是一类二十面体、大型细胞质DNA病毒,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,还可感染真鲷、鳜鱼、大口黑鲈、大菱鲆等鱼类。

 

2.主要症状。大黄鱼虹彩病毒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游动缓慢、鱼体消瘦、体色变黑,部分病鱼下颌充血发红,解剖可见鳃苍白、脾脏和肾脏肿大、肝脏边缘充血,肝脏常呈花斑样病变。

 

3.流行特点。大黄鱼虹彩病毒病流行季节为6—9月,7—8月为发病高峰期,该病可迅速蔓延,各生长阶段大黄鱼均可感染,一龄幼鱼更为易感,死亡率较高。

 

二、养殖过程防控技术措施

 

大黄鱼虹彩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,主要以预防为主。养殖主体可参考以下措施进行预防。

 

1.选用无病苗种。做好苗种产地检疫,选择健壮、未携带病原的苗种进行放养,从源头杜绝病毒的传播。

 

2.喂食配合饲料。该病毒可感染多种海水鱼,为防止病毒由其他鱼类传播到大黄鱼,应采用优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饵料。

 

3.加强养殖管理。密切关注鱼群状态,及时清除网箱网衣附着物或更换网衣,保持网箱内外水流通畅。加强巡查,如果鱼体出现鳃苍白、脾脏肿大、肝脏边缘充血或发红等疑似症状,应及时将病样送至相关机构进行病原检测。

 

4.设置警示物种。篮子鱼对虹彩病毒高度敏感,可在网箱中混养少量篮子鱼作为预警指示种,一旦篮子鱼出现黑身或死亡等预示虹彩病毒感染的症状,应加强病鱼隔离管控,防止病毒在不同鱼群之间传播,并及时采样送检。

 

5.规范染病处置。鱼群出现染病症状时应立即停食,不得大剂量频繁使用消毒剂、杀虫药等,防止损伤鱼体免疫机能或破坏水体微生态平衡。鱼群状况转好后可减控饵料投喂,并适量添加黄芪多糖等提高鱼体免疫力。发现病死、濒死鱼立即打捞上岸,按照《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》(SC/T 7015-2022)进行无害化处理,减少病原传播。

 

附件:大黄鱼虹彩病毒病防控措施参考.docx

 

 

标签:全部
0571-88051763